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四十七章

關燈
第四十七章

不知是因容牧內心的寬恕所致, 還是硯夕緊著一個念頭求生,總之在接下來的日子裏,她的病情雖有反覆, 卻不再高燒。直至進了九月,雖她依舊臥榻修養,胃口卻在慢慢恢覆。

見此,太醫令才徹底松了一口氣,高燒不退的情況她都能挺過來, 眼下能吃能喝,再將養一陣便能無虞。

不光太醫令料到自己性命無憂,還被相王賞了不少好物。而陳子恒看到容牧有心思逗架上的鸚鵡, 這才敢上前提醒:“大王, 如今已是九月了,往年九月十六您要去大慈恩寺。今年的佛經, 您還未抄。”

容牧握著逗鳥棒的手一頓。他竟然忘了這麽重要的事。

“今日是初幾?”

“初五。”

容牧點了點頭。的確是他疏忽了。

重陽這日, 宮裏有賞賜發下來, 是糕點和茱萸酒,各衙署的官員提前半日散衙,或是趕著回家去, 或是約著登高吃酒。容牧也早早回了相王府,草草用過膳後就開始抄經。

往年他會在中秋後便開始抄經,之後送至大慈恩寺, 請法師代為供奉,以求心安。眼下所剩時日不多, 還要應付公務, 遂只能像那些日夜苦讀的學子一般抽空抄寫佛經。

節下總是有風移,容牧抄經的時候, 王府的仆婢們卻三五成群,預備聚在一起同食,主事見狀也不會訓斥,比之從前總是寬容許多,是以仆婢們會盼著年節到來。

依著太醫令的話,硯夕還需再臥榻修養幾日。說到底,她本就氣血兩虧,此次小產後情況不妙,脈象甚至有異於其他小產後的婦人,若非太醫令親自確認過她用的藥無誤,他會懷疑她誤了其他東西中了毒。

就算硯夕有所好轉,卻在這兩日莫名心慌起來,調來給她煎藥的女婢在她的應允下前去吃酒,而她便靜靜地在榻上躺著。稍後,敲門聲響起。

她以為是那女婢又來給她送藥,卻不料開門後見到的人是張長青。張長青說過,如果有事,他會設法來找她。

而這次,張長青為避耳目,還帶了與硯夕一向交好的舒文。

可惜舒文為人老實,三人稍坐片刻後,她便被硯夕三言兩語打發去自己屋中試幾件新得的衣裳。

“主上有什麽吩咐?”硯夕開門見山問張長青。

張長青並不隱瞞,又塞給了她一個小紙包,說:“這次的藥不是給娘子的,是給相王的。主上說了,事成之後,會讓你與家人團聚。”

硯夕怔楞了一瞬後,她意識到這個小紙包裏裝的是什麽藥時,心口開始狂跳。

她記得,褚褀曾對她說過,絕不會讓她做殺人越貨的事。眼下他更改了路數,若說與他現下的處境有變有關也可理解,但是,這麽做未免太過冒險。畢竟,有了春明門外的事,褚褀能依然堅持相信她,這難道不令人起疑?

重要的是,一旦相王身死,褚琪當真會兌現當日對她的諾言嗎?就算她想相信,她怕是也不能信了。

而她在咂摸了一遍張長青口中道出的“團聚”二字後,被自己的猜想唬了一身冷汗。不是沒有可能,褚褀殺她,易如反掌。

“我……”硯夕略做停頓後,語氣變得強硬起來,“我要先見我的兄長一面,與他商量一下今後去何處,接下來的日子讓他先行準備,便不至於事成之後倉促啟程。”

“娘子不必擔心今後,”張長青安慰她,“如果娘子有心儀之地,可交由我轉達。”

“並非我信不過主上,是我不想今後被人打擾,所以此事需由我親口告知我的兄長。”

張長青解釋:“娘子這一病,滿王府誰人不知相王體恤娘子,若是安排娘子和家人相見,必會橫生枝節。”

硯夕還是強硬的態度,問:“貴人如此推脫,是真的懼怕難處,還是擔心其他?”

張長青就道:“主上讓我問娘子一事,當日行宮裏只有娘子一人知道‘尚書省印’的事,可春明門外卻不盡人意,這期間,是否有人倒戈?”

果不其然,褚褀對她有過疑心。不過硯夕當即回道:“是否有人倒戈,該是問各衛將軍。再者說,我的家人在主上手裏,我有什麽理由投誠相王?若是投誠,還輪得到貴人替主上問話?”

張長青也不示弱:“據主上所言,娘子不過是被栗家收養過數載,與栗家並非有血親。”

硯夕看著他,飛快地想著這句話背後的利害關系。當年她入栗門,是當地的裏長看在栗家曾救治過裏長親母之恩,加之硯夕早在栗家住過多年,鄰裏街坊早就當她是栗家的女兒,甚至因為栗家世代行醫救死扶傷,反倒會感謝栗家添了人口,那麽這世上便又多了個醫者,這是病患的福音,就算有人問起,也都當她是栗家的人。

至於她的本姓和舊事,世上除了栗母和書朝,再也無人知曉。

褚琪打聽到她並非栗家人,想來是逼迫了裏長,又求證了鄉裏。他將這種事告知張長青,看來是早就對她起了疑心,而春明門外的事又印證了她的忠心不足為信。盡管如此,他還是會提及她並非栗家人的事,是在警告她,若她不照辦此事,她從前偽裝的身份就會被戳穿,屆時相王必定不會繞過她。

而就算她依令而行,待到褚琪所謂的“事成之後”,也是她命喪黃泉之時。

硯夕思索之後便道:“有沒有血親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因此受命行事。如果貴人信不過,大可尋旁人來做。”

張長青就笑了:“娘子別誤會,在下只是提醒娘子,就算不是血親,娘子的家人一直為娘子擔心。只要此間事了,娘子再也不會因此為難。”

硯夕退了一步:“既然相見不易,那麽家書總歸便宜一些,我要與兄長通信。”

張長青思索後道:“那便如娘子所願。”

那日,硯夕在寫好書信後,特意強調:“見過兄長書信之後,我才會行事。請貴人盡快安排,以免耽擱了主上所托。”

因著硯夕苦等書朝的信,這兩日便茶飯不思,太醫令前來看過,囑咐其要舒心靜養,以免落下病根。

容牧聽說此事後,特意喚硯夕至書房。

養病期間,硯夕並未見過容牧,而那日容牧前去見她,她因昏睡並不知情。即使她這次病情好轉,可是想到那日狂風怒號且被他以箭相逼的情景,她無比害怕容牧,可在想到張長青給她的那包藥後,她又無比糾結無比緊張,她實在不想面對他。

只可惜,她沒有躲避他的理由。

這次不同往日,容牧的書房裏燃了沈香,香氣濃烈。硯夕入內時,見他正扶案寫著什麽,不多時,他擱了筆,擡眼便看到了她。

晚秋的天雖涼,日光卻極好。亮黃色的光鋪在硯夕面上,顯得她並不如真實那樣虛弱。

只是,她端著雙肩,一雙手攪在一起,模樣局促。容牧卻並未像先前那樣厭煩她沒有骨氣,而是問:“身子好些了嗎?”

硯夕點了點頭。

容牧沒有再問下句,只是靜靜地看她。

硯夕忽然開口,聲音卻是極輕:“多謝大王關心,婢子已經好多了。”

容牧輕輕一笑。硯夕毛骨悚然。

“聽說你這兩日沒胃口,若是茶飯做的不好,你便與食官長說,讓他更改即可。”

硯夕搖頭,後又倉促解釋:“茶飯已經很好了。”

容牧見與她說話比從前還緊張,幹脆不再就此事掰扯,而是指了指一旁的博古架:“你把最上頭的匣子拿過來。”

硯夕訥訥走過去,踮起腳,艱難地取下他指定的物件,雙手碰過去,放下之後便又立刻退出去兩步。

容牧不解地看向她,硯夕慌忙垂下頭。

“打開。”

硯夕也是納悶地看他。雖說他是主子,可連這種開匣子的小事他也不會做嗎?從前她並未見他懶惰如此。

他沒有動作,她便抿緊了唇,上前開匣。

“把印拿出來。”他說這話時倒沒有半分急切。

硯夕照做。

容牧接過印,壓了印泥後,又在數張硬黃紙的左下角一一按了下去。

這期間,硯夕大致看過他所抄內容,是《金剛般若經》《四十二章經》《般若心經》等,而那上頭的字是端正小楷,筆力深厚,必是專心練過。至於那枚印上的內容,是容牧鮮少用的表字——永治。

硯夕盯著那兩個字細看,確認沒有看錯後,便把視線移至了容牧面上,而他此刻垂著眼,把印塞進了她手中:“放回去吧。”

硯夕收印時覆又看過那印上的字,確定是“永治”無誤後,她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的舊事。

彼時,她因時常生病,不得不在書朝家中住下,逢年過節才會回家住上一段時間。那次她在阿姊屋中睡醒後,在枕下無意間發現了一封信。沒一會,她便見到阿姊火急火燎回了屋,更是被阿姊警告:“小善,你以後再進我的屋子,看我不打斷你的腿!”

阿姊將她推出去,“哐啷”一聲關上門就開始了一通叮裏咣啷。之後,阿姊怒氣沖沖找到小善後,便要兌現她的諾言,打斷小善的腿。

小善卻陰陽怪氣道:“季秋既望,放燈曲江?”

阿姊瞪著她。

“永治是誰啊?阿姊是要……”小善的話沒說完,就被阿姊飛快地捂住了嘴。

小善從阿姊的禁錮中掙脫出來,鄭重問:“阿姊是要背著爺娘與他外出私會?”

“我沒有!”阿姊斬釘截鐵道。

“現下是沒有,就是不知日後會不會有。”小善道,“只要阿姊交代,我絕不會說出去。”

這話的前提,她知道了全部。

“我……我只是恰巧與他見過幾次,真的是恰巧,從未與他私會過。這封信,也是他頭次托人送來的,我並未給他回過,也並……並未有心思去見他!”

小善卻嘖嘖了兩聲:“既然阿姊沒心思見他,留著他的信做什麽?該是立刻把這東西燒個幹凈才好。”

“我……”她語塞後依舊不能暗滅情竇初開的心緒,便硬邦邦道,“要你管!”

說完這話她又後悔至極。父親在外為官,兄長早夭,小妹因病在外常住,母親身邊便只有她一人,此次若非小妹回家來住,她指定要瞞著此事打死不說。

那她是不是要背著母親去見那位郎君?

阿姊思索後,沒了方才的淩厲,支支吾吾道:“好妹妹,你別說出去,我並不敢與他私會。這幾日一直心煩意亂,不知如何處置此事,也不敢說給母親知曉。”

小善看得出阿姊心意,否則便不會把信放在枕下了,遂把那封信還給她。

可是阿姊卻道:“你幫我回給他幾個字吧?”

小善吃驚地看著阿姊:“你瘋了?”

“他既然能把信送到這裏來,便是知道了家中的一些事,若是此次不去,怕是會有後顧之憂。”阿姊拉住小善的手,“不是阿姊要利用你,是你的字的確比我的字優質。就算日後真的被人查問起來,這字也並非是我寫的,打死不認就是了。”

小善一想,倒也不是不行。

於是,阿姊就口是心非地讓小善寫下了不再相見的話,又心痛地看著家仆去給那位郎君送信。

大概是那位郎君臉皮太厚,否則小善又回家的時候,阿姊便不會捧著一匣子信向小善道:“他隔幾日便讓人送來這東西,起先說是他言語冒犯,致歉種種,到現在就是問安問好。你說——他是不是瘋了?”

小善心道:是你瘋了。

“要不,你再幫我寫幾個字,讓他別再做這種事了。”

小善起初不肯,阿姊便以她曾為幫兇威脅,要告到母親跟前去。小善的脾氣並不好,讓阿姊去告,左右她只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回家小住,大不了就讓書朝接她走,看誰接下來遭殃。

阿姊服軟,百般相求,小善只得又極不情願的依著阿姊的話寫下幾個字,讓人送去。

哪怕是拒絕的話,這也並未打消寄信人的念頭。這事持續到小善父親回朝述職,阿姊依然能隔三差五收到來信,而小善會在阿姊苦苦相求下回給他幾個字。

後來怎麽樣了?後來,她的阿姊不在了,她的爺娘也不在了。而她,也沒能如願嫁給書朝。

書朝?

這是張長青應下她和書朝通信的第幾日了?怎麽還沒有來信?

忽然,她的手上一空,是容牧從她手裏抽走了匣子,輕輕松松放在架上。

容牧問:“在想什麽?”

硯夕驟然搖了搖頭:“沒、沒什麽。”又連忙找話題搪塞,“大王抄佛經做什麽?”

看他忽然挑了眉,她依然在找補她並不識字的窟窿:“從前婢子去寺裏參拜,見人抄過佛經,大王也是要把佛經送去佛前供奉?”

當然是。

“何時去?”

“過幾日。”

硯夕緊緊攥著手,她不知道怎麽了,現下竟迫切想知道一個與自己無關緊要的陌生人的身份。於是,她求道:“我想去。”

“待你好了,再帶你去不遲。”

硯夕飛快地道:“我這次就想去!”

容牧微怔。

硯夕意識到自己失態,正欲解釋,不料容牧卻說:“好。”

九月十六那日,容牧並未去宮裏,老早便登車朝大慈恩寺去。

硯夕隨行前往,手裏捧著容牧抄寫的佛經,一語不發。容牧看她幾次,她都未回給他一個眼神。直至車子停下時,硯夕依舊沒有回神,若非容牧拉她下來,她怕是還沈浸在“永治”二字裏。

法門重地,香煙繚繞,鐘聲悠揚,有僧人在轉動經輪頌揚佛法。

因著相王每年九月十六前來此地,是以這日的大慈恩寺對百姓休寺一日,且是主持親自來迎他前去禮佛。容牧與主持見禮後,便由主持引著進入寺中。

硯夕捧著佛經相隨身後,卻在退出大雄寶殿後,被告知於後殿外等候。

容牧親手從硯夕手中接過佛經,又隨著主持入了後殿。硯夕看著容牧的背影,雙手又攪在了一起,直至殿門被主持推開,日光射入殿內,在地上投下亮光的時候,她看到經幡後並非是哪位打坐的神佛,而是供奉著類似牌位的東西。

待她要細看那上面的字時,殿門已經“軋軋”關閉——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